星期四, 4月 26, 2012

IDC:2011年臺灣伺服器市場成長2成 文/鄭逸寧 2012-04-24


IDC:2011年臺灣伺服器市場成長2成
文/鄭逸寧 2012-04-24
根據IDC調查,去年臺灣伺服器市場成長2成,趨動力來自高科技製造業擴建廠區、政府推動雲端專案與電信媒體擴建IT架構
臺灣IDC伺服器市場調查報告顯示,2011年臺灣伺服器市場的原廠營收(Factory Revenue)較2010年成長2成,維持從2009年以來的高成長。

臺灣IDC伺服器與儲存市場分析師高振偉表示,去年帶動伺服器市場成長的驅動力來自於政府、高科技與電信媒體等產業。政府的採購專案包括內政部的戶役政資訊系統、財政部電子發票系統、防救災系統等,都趁著雲端計畫而完成建置;不少高科技業者也在去年上半年開始擴建新廠房,像是台積電在南科擴建半導體廠區,到了年底經濟不景氣時,部份的擴建計畫才陸續停擺;多家電信業者建置雲端基礎架構,而媒體業者則是建置網站服務等,這些建置案帶動了去年伺服器市場的採購需求。

以不同的伺服器平臺來看,x86與non-x86市場都較2010年成長將近2成,相較歷年來的成長率,x86市場維持穩定成長,而non-x86市場的成長幅度則比前幾年更高。

2011年臺灣伺服器營收成長19.3%


一般而言,若檢視x86與non-x86廠商的市占排名,會以出貨量來看x86,以營收來看non-x86。一般而言,x86伺服器基本規格會遵照業界一定的標準,而且各廠牌售價差距不大,如果以營收來看廠牌市占,反而容易受到大量採購的折扣優惠影響,所以出貨量較能反映企業採購x86伺服器的需求。另外,不同類型的non-x86伺服器售價落差懸殊,而且企業單次採購的量也不多,所以較適合透過廠牌營收來觀察企業的需求。

各廠牌在2011年的表現方面,各x86伺服器廠商的出貨量市占排名依序為HP、IBM、Dell、華碩與宏碁。其中HP與Dell都比2010年成長近16%,成長幅度遙遙領先其他廠商,而IBM與華碩僅成長3.7%,宏碁甚至下滑了25%。

HP奪冠,x86市占超過3成


高振偉表示,去年HP的客戶來自電信與製造業大規模的建置案,Dell則來自既有的電信、網路服務與部分製造業擴建基礎架構,新增專案則是電子商務平臺的建置需求,這些產業在去年的採購需求很顯著,因而帶動這些廠牌x86出貨量的成長。另外,宏碁去年調整了公司內部的組織人力、產品線與通路,精簡部分的產品線,因而造成出貨量下滑。

至於各non-x86伺服器廠商的營收市占排名依序為IBM、HP、Oracle。相較於2010年,Oracle躍升6成,IBM成長3成,HP卻下滑將近1成。高振偉表示,IBM主要的營收來自既有用戶要汰換大型主機,而不是因為新用戶導入;Oracle在2010年併購昇陽後,在non-x86營收市占下滑3~4成,然而,在去年,除了彌補先前下滑的市占,還因為Oracle推出了整合雙方軟硬體產品的解決方案,獲得市場迴響,因而帶動營收的成長。

進一步來看不同伺服器平臺出貨量的市占率,機架式伺服器突飛猛進,去年的市占高達7成,已在過去4年內增加了13個百分比,工作站與刀鋒伺服器的出貨量市占率為3成,有逐年下滑的態勢,尤其是工作站從2008年的34%市占下滑為2011年的23%。 

高振偉指出,機架式伺服器的基本規格已達標準化,在大規模的雲端資料中心當中,便於企業快速部署與汰換設備,同時較能簡化維運管理工作,因而帶動出貨量快速成長。

然而,工作站與刀鋒伺服器偏向專屬的應用環境,如工作站大多用來執行中小企業的小型系統,提供30~50位員工使用,隨著公有雲平臺興起,越來越多中小企業改採公有雲或線上租用服務,來節省自行維運的負擔,因而造成工作站的市占下滑,刀鋒伺服器市占大致持平,由於不同廠牌的刀鋒產品欠缺統一規格,價格也偏高,造成應用較難普及。文⊙鄭逸寧

機架式伺服器市占上看7成,排擠刀鋒與工作站

星期三, 4月 25, 2012

AMD伺服器平臺處理器 文/林柏凱


全面剖析2012 AMD伺服器平臺處理器
文/林柏凱 2012-04-05
AMD去年底推出的Opteron 6200系列與4200系列處理器,核心全面採用新的Bulldozer架構,以6200系列而言,最多內建16核心
在2011年11月,AMD推出了新一代伺服器專用,代號為Interlagos的Opteron 6200與4200系列處理器,接續先前的Opteron 6100及4100系列,並且一舉將最高的內含核心數增加到16核心。

除了Opteron 6200與4200系列之外,AMD在3月20日發表3款代號為Zurich 的Opteron 3200系列,主要針對微型伺服器、網站主機代管與網路伺服器等低功耗需求。這系列處理器也和上述Opteron處理器一樣,繼續採用Bulldozer架構,而且內建8或4核心,但處理器插槽是AMD在桌上型電腦處理器所採用的AM3+規格。

處理器全面使用32奈米製程,並採用Bulldozer核心架構
在核心架構上,新一代Opteron系列處理器最大的改變,就是Bulldozer核心架構,並且將製程從45奈米提高為32奈米,而且增加處理器核心數量的同時,也延續、加強前一代所擁有的HyperTransport,並新增動態超頻技術Turbo Core。在採用的插槽上,Opteron 6200系列處理器採用G34規格,而4200系列則採用C32規格,而採用G34插槽的6200系列處理器,在外觀上呈現特殊的長方形,而不是一般常見的正方形。

而主機板相容性部分,從上一代Opteron 6100與4100開始,就開始各自使用G34與C32處理器插槽,因此即使是採用上述處理器的伺服器,換CPU後可以直接升級,且根據AMD的規畫,目前這些插槽規格,會延續使用到下一代採用Piledriver核心架構的處理器,所以這段期間並不會因為採用不同的處理器插槽,讓伺服器無法升級。

Bulldozer核心架構
在新的Bulldozer核心架構下,每個處理器核心模組都內建兩個擁有獨立L1快取記憶體的整數運算核心,以及與浮點運算排程器(使用2個128位元乘法累加器),並共用讀取器、編譯器與L2快取記憶體,而L3快取記憶體是由整顆處理器共用。


AMD伺服器平臺處理器推出規畫(2012-2013)
在AMD規畫的下一代伺服器處理器,依然採用G34、C32與AM3+的處理器插槽,並採用Piledriver核心架構,現有的Bulldozer核心架構的伺服器不必擔心升級的問題,另外還新增針對網頁代管以及微型伺服器架構的Opteron 3000系列。


產品定位涵蓋範圍廣,選擇較單純
在AMD 的Opteron處理器定位中,4000系列向來是針對單路與2路伺服器所搭配的處理器,而6000系列則使用於2路與4路伺服器,而最新發表的3200系列則是單路,但主打的是低功耗的環境,這和Intel Xeon推出E3、E5與E7等系列處理器的分類方式不大相同。

如果將Opteron 6000系列與Intel Xeon E7相提並論,或許是比較恰當的,因為它們同樣都支援2路與4路伺服器的架構。不過,Xeon E7系列處理器在配置上,若要將它們安裝在2路或4路的伺服器上,必須選用針對2路或以上規格的處理器,也就是說必須選擇更高規的處理器,例如E7-2860就只能用在2路,E7-4820就可以用在4路以及2路的架構(4插槽僅安裝2顆處理器),而Opteron 6200系列沒有這種限制,因為全系列都支援4路架構,也同樣可向下相容2路、甚至單路架構,也就是同型號的處理器不論是裝2顆或4顆都可以,不必特定選用針對2路或4路架構的處理器。

在價格部分,較便宜一直都是AMD處理器的特色,根據去年發表時的價格,Opteron 6200與4200處理器中最高階、價位最貴為6282 SE,每千顆單位的報價為1,019美元,這樣的價格在Intel Xeon E5處理器中,僅有E5-2650與E5-2650L,或是更低階的處理器價格,才會接近,或低於這顆處理器。而Xeon E7處理器中,更是僅有2路的E7-2803與4路的E7-4807售價低於Opteron 6282 SE。從這結果可看出AMD Opteron處理器的價格相較於Intel Xeon處理器相對便宜許多。

綜觀伺服器廠商的產品型號與規格,可看出目前採用AMD Opteron 6200或4200處理器的產品數量,遠少於Intel Xeon系列伺服器,例如HP的20款機架式伺服器系列中,僅有6款採用AMD處理器的產品,而Dell的22款機架式伺服器中,僅有6款採用AMD Opteorn處理器,而直立式伺服器則是付之闕如。有些廠商僅推出採用Intel Xeon處理器平臺的機種,並沒有任何AMD平臺的產品(如NEC),不難看出,目前處理器市場的主流處理器平臺仍然是Intel。

最多內建16個實體核心
在這一代採用Bulldozer核心架構的AMD Opteron系列處理器,最主要的改變,就是實體核心數量的增加。

在Opteron 6100系列中,處理器內建核心數量為8核心和12核心,而4100系列處理器是4核心和6核心,到了現在,採用Bulldozer核心架構的Opteron 6200系列處理器,核心數最多16核心,且另外還有4、8、12核心的選擇,而4200系列最多到8核心。

與Intel Xeon處理器相比,「實體」核心數量較多,一直是AMD Opteron處理器所強調的,舉例來說,Intel Xeon上一代處理器中,主打2路伺服器的5600系列處理器,最多只有實體4核心與6核心。

雖然Intel在目前最新的Xeon E7系列處理器中,最高擁有10核心,且有超執行緒(Hyper Threading)使每個實體核心模擬為兩個虛擬核心,讓作業系統可運用到更多的核心,例如在2路伺服器架構下,搭配2顆4核心的處理器,你的系統就有16個運算核心,但AMD Opteron則是實體核心就可達到這個數量。

另一方面,目前Intel Xeon E7處理器中,最多擁有10核心,加上超執行緒技術,每顆處理器一共有20個執行緒,雖然同時可處理的執行緒數量上比AMD Opteron 6200系列的16核心處理器還多,不過內建10核心的處理器僅限4路以上的伺服器架構,例如E7-4850或4860以上,而AMD Opteron 6200在2路伺服器即可採用。

就時脈而言,比較特別的,是主打2路與4路的Opteron 6200系列處理器中,有一顆僅有4核心且沒有Turbo Core超頻技術的6204,雖然以這規格來看,這顆處理器規格較低,但是它的基礎時脈高達3.3GHz,居所有Opteron 6200系列處理之冠。

在I/O方面,AMD Opteron處理器從上一代6100系列開始,即採用了HyperTransport 3.1的技術,讓處理器與處理器之間可直接產生連結溝通(Direct Connect Architecture),且當中的傳輸速度達6.4GT/s。

近來因為虛擬化的需求與日漸提升,伺服器對記憶體的需求也越來越高,尤其是記憶體總容量的需求。

對AMD Opteron 6200而言,在記憶體容量的支援上,每顆處理器都可對應256GB,例如2路伺服器可支援24支記憶體(512GB),而4路伺服器的話,則可安裝32支記憶體(1TB)。另外,新一代的Opteron 6200系列處理器也繼續支援4條記憶體通道的存取方式、新支援DDR3 1600MHz的記憶體規格。

1個Bulldozer模組內建2個整數運算核心
新的Bulldozer架構與以往處理器設計的方式有很大不同,那就是它將兩個整數運算核心合併,而且這兩個核心共用一些編譯器(Decode)與讀取器(Fetch),同時共用一個浮點運算排程器(FP Scheduler)整合在同一個模組中。以16核心的Opteron而言,實際上是以8個Bulldozer所組成。

AMD認為,這種架構的好處,是在多執行緒的狀態下,可以使每個核心分別運算,並且在L2快取記憶體的部份共用運算結果,加快運算的速度。

除了前面提到的整數運算、浮點運算,以及提高處理器核心時時脈的Turbo Core技術之外,採用Bulldozer核心架構的Opteron系列處理器,也將多種常見的指令集內建其中,例如SSE4.1、SSE4.2、SSSE3等編碼標準,以及先進向量擴充指令集(AVX)與進階加密標準指令集(AES)等。

首度加入動態超頻技術
在時脈超頻的技術上,Bulldozer架構採用的是AMD 第二代的Turbo Core的技術,第一代Turbo Core技術首次出現在AMD產品,是在桌上型電腦處理器Phenom II X6上。這種超頻的方式和Intel的Turbo Boost類似,同樣可以動態調節核心的頻率,適合需要執行緒較少,但是需要高時脈來加速運算的工作。

AMD新一代核心超頻技術Turbo Core
AMD Turbo Core超頻技術,讓處理器可依工作內容與負載,動態調整全部核心的運作狀態,並可在特定需要高時脈工作的狀態下,降低部分核心,提高其餘核心的時脈。


而Turbo Core的處理器頻率,變化分為3階段:所有核心都運作在基礎時脈上、所有核心加速機制都啟動的狀態,以及部分核心最大加速機制啟動。

在一般狀態下,所有的處理器核心都只運作在基礎時脈上,而這種狀態下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(TDP)都還有餘裕。第二種是所有核心的加速機制都啟動的狀態,每個核心的時脈速度可提高300MHz到500MHz,而TDP已經處於最高負載狀態;第三種為最大加速模式,則是讓部分核心的時脈速再提升,最高可提高1GHz,其餘核心則是處於待機狀態。

看起來和Intel Turbo Boost有些類似,但是AMD Turbo Core在超頻時,僅能集中在一半的核心上,也就是如果是16核心處理器,在最大加速模式下,可以讓8個核心的時脈速度提高,不像Intel Turbo Boost2.0可集中在單一核心上,而且很可惜的是其他核心僅處於低速狀態,無法完全關閉,因此仍會有因運作而產生的耗能。反觀Turbo Boost在超頻時,可以集中在部分,甚至單一核心時脈上,而其他核心則處於關閉狀態。

整體而言,AMD的Turbo Core在運用彈性與效能供應上,都還有進步的空間。文⊙林柏凱

2012 AMD最新Opteron處理器的規格
產品線與定位型號核心數時脈超頻時脈L3快取記憶體TDP支援記憶體規格插槽類型
6200系列(Interlagos)針對4路與2路系統6282 SE162.6GHz3.3GHz16MB140WDDR3-1600 MHzG34
6276162.3GHz3.2GHz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6274162.2GHz3.1GHz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6272162.1GHz3.0GHz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6262 HE121.6GHz2.9GHz16MB85WDDR3-1600 MHzG34
6238122.6GHz3.2GHz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623482.4GHz3.0GHz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622083.0GHz3.6GHz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621242.6GHz3.2GHz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620483.3GHzN/A16MB115WDDR3-1600 MHzG34
4200系列(Valencia)
針對2路與單路系統
428483.0GHz3.7GHz8MB95WDDR3-1600 MHzC32
428082.8GHz3.5GHz8MB95WDDR3-1600 MHzC32
4274HE82.5GHz3.5GHz8MB65WDDR3-1600 MHzC32
4256EE81.6GHz2.8GHz8MB35WDDR3-1600 MHzC32
4228HE62.8GHz3.6GHz8MB65WDDR3-1600 MHzC32
423863.3GHz3.7GHz8MB95WDDR3-1600 MHzC32
423463.1GHz3.5GHz8MB95WDDR3-1600 MHzC32
422662.7GHz3.1GHz8MB95WDDR3-1600 MHzC32
3200系列(Zurich)
針對單路系統
328082.4GHz3.5GHz8MB65WDDR3-1866 MHzAM3+
326042.7GHz3.7GHz4MB45WDDR3-1866 MHzAM3+
325042.5GHz3.5GHz4MB45WDDR3-1866 MHzAM3+

星期二, 4月 24, 2012

Dell併Wyse Wyse在臺市占超過4成


Dell併Wyse,奪Thin Client龍頭
文/鄭逸寧 2012-04-23
Dell併購精簡型電腦廠商Wyse後,企業期待Dell推出全套桌面虛擬化方案
日前Dell併購臺灣市占第一的精簡型電腦(Thin Client)廠商Wyse,補足Dell桌面虛擬化方案在終端設備的缺口。Dell原本就有銷售精簡型電腦,但產品種類較少,這次併購了Wyse之後,預計將納入Wyse旗下針對大量精簡型裝置的管理軟體、桌面虛擬化軟體、網路傳輸優化的產品、精簡型電腦,以及Wyse在全球的經銷通路等。

企業規畫虛擬桌面架構(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,VDI)的同時,還必須調整後端機房的系統架構。如今Dell併購Wyse之後,可搭配Dell資料中心的產品,推出整套桌面虛擬化解決方案。

華泰電子企業資訊管理部資訊長王金秋表示,透過近幾年的併購案,Dell後端基礎架構的產品線更完整,涵蓋伺服器、儲存與網通設備等產品,不過,精簡型電腦的產品相對較少,仍以銷售個人電腦為主,透過併購Wyse,可望補足Dell這一塊的產品線,提供企業一站購足的解決方案。

例如,華泰電子採用Dell伺服器安裝VMware View桌面虛擬化軟體,搭配Wyse精簡型電腦,來建構公司的VDI架構,待未來兩家廠商的銷售通路合併後,華泰電子希望能以更優惠的價格,一次買齊桌面虛擬化從後端到終端的整套解決方案。另一方面,華泰電子還期待,未來Dell與Wyse兩家產品技術能夠進一步整合,來改善後端系統與精簡型電腦之間的管理與傳輸技術。

臺灣IDC針對2011年精簡型電腦市場各廠牌營收市占率的調查顯示,Wyse以42.4%市占率奪冠,HP則以25.7%市占居後,第三名則是市占11.9%的NComputing,其餘2成市占則由眾多廠商瓜分,包括Dell、ASUS、聯想等,如今Dell併購Wyse後,將晉身精簡型電腦市占第一的寶座。

臺灣IDC伺服器與儲存分析師高振偉表示,由於台積電新廠的終端設備大多採用Wyse精簡型電腦,帶動上下游產業跟著採用,導致Wyse共有8~9成的臺灣企業用戶都是製造業,這次Dell併購Wyse後,若能推出整套方案,將利於這些企業擴大導入。文⊙鄭逸寧

Wyse在臺市占超過4成
臺灣IDC針對2011年精簡型電腦廠牌營收市占調查顯示,Wyse以超過4成的市占率奪冠,居次的HP也只有2成5市占。

星期一, 4月 02, 2012

Google彰濱工業園區30億元台幣資料中心4月3日動土


Google資料中心 明動土

工商時報【記者何英煒╱台北報導】
Google評估多年、去年9月正式宣布要在台灣的彰濱工業園區,投資一億美元(約30億元台幣),興建大型資料中心,確定將於4月3日動土。Google表示,該資料中心將透過最新技術為台灣等亞洲網路用戶提供服務,而台灣也成為 Google的重要據點。
明日動土典禮在彰濱工業園區舉行,Google亞太區總裁Daniel Alegre和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將與政府部會首長,共同揭示該資料中心最新發展與計畫,並分享Google在台深耕計畫與重要里程。
而外電也報導Google本週可望正式宣布推出雲端儲存Google Drive服務。法人表示,相關雲端概念股可望成為本週股市亮點。
Google去年9月份宣布在新加坡、香港及台灣成立大型資料中心。其中台灣的資料中心將斥資一億美元,並且已經在彰濱工業園區購地15公頃。
法人表示,Google在全球各地興建大型資料中心,有助於台灣相關上游供應商的出貨。目前台灣的伺服器廠商及磁碟陣列業者,為Google資料中心的供應商,包括伺服器硬體產品為主的廣達、神達、緯創、英業達、鴻海等。
因應資料中心龐大的儲存空間需求,磁碟陣列業者也是值得關注的族群,包括,喬鼎、普安、世仰等,也都是Google資料中心的上游供應商。Google今年在亞太區的三大資料中心陸續動工興建,並在明年啟用,法人表示,上游業者的出貨可以被期待。
除了在全球各地興建資料中心外,外電則是報導,繼蘋果推出雲端服務iCloud之後,Google本週也會推出雲端儲存Google Drive的服務,外電報導Google將提供消費者5GB的網路免費儲存空間。
可以預見,Google、蘋果等國際大廠力推雲端服務,未來對於資料中心的需求量也會愈來愈大。對台灣上游相關供應鏈來說,包括伺服器、磁碟陣列、以及網通、機構件等需求也會愈來愈多。法人表示,雖然近期台股有不確定的政策因素,但雲端概念股長期來看是值得逢低布局的族群。